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文化

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事迹系列宣传(三)——刘梅 扎根科普一线 致力科学传播

发布时间:2023-01-08 来源: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佚名

  刘梅,女,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普中心从事科普工作及《天津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现任《天津科技》主编。18年来,刘梅扎根科普一线,积极投身科普研究工作,扎实做好日常科普服务,探索实现将科技宣传、期刊出版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成为贯彻实施全民科普素质行动的身体力行者。2008年获天津市科普先进工作者的荣誉,2016年获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撰写并发表多篇科普学术论文。

  一、潜心科普研究与创作,为科普事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截至目前,刘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普专员培训活动”、“适用于Android平台的科普实用类App --‘科普天津’的制作与推广的研究工作”等;参与完成市级科普项目10余项,包括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普基地传播能力提升研究”、“天津市科普统计活动”等。

  2019年负责“天津市科普专员培训活动”项目,针对我市目前科普人员面临科普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展示及讲解水平均有待提高的现状,制定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科普培训,有效提升科普专员素质。

  二、投身科普服务,策划并参与一系列科普重大活动

  刘梅服务于市科技局重点工作,围绕科普统计、基地管理、重大活动组织等内容,尽职尽责、恪尽职守,保证工作质量并按时完成。

  在天津市科普基地评估工作中,结合新形势对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我市科普基地的现状和特点,从基地类别、考核指标等方面对科普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参与完成了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和天津市科普统计工作,每年对600余家单位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在全市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协助组织天津市科学实验展演大赛,演出前面向参赛选手进行座谈调研,加强内容审核,收集各展演单位的创作脚本,对剧本中的讲解词、实验科学原理解释并进行再度创作,用更鲜活通俗的语言向观众普及科学知识。通过对剧本的加工整理,促进了展演的大众化,我市参演作品屡获全国佳绩。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科普惠”——科普资源对接服务平台的研发与推广项目,2017—2022年“科普惠”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成为面向公众加强科普知识和活动宣传推广的重要平台,公众号主要围绕防疫科普、疫苗接种、健康科普、应急科普等不同主题,面向各科普成员单位收集信息。刘梅作为审核信息人员每年审核消息上百条,保证发布信息的科学准确,特别是防疫科普信息的发布工作中,与国家政策对标对表,与专家沟通确认,确保发布科普知识的准确性。

  

  

  2021年9月参加科普实验展演活动 担任会务工作人员

  

  三、致力科普宣传,将期刊出版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

  刘梅负责《天津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服务的功能,使科技期刊成为科技信息传播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刊物立即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关于“加强防疫研究,建立科学防控体系”的征稿通知》,获得了广大作者的支持。在疫情最为严重时,刊载了《加强防护,共战疫情》、《疫情过后,重视心理疏导》等科普类文章。2021年年初,将期刊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面向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就科普创作、活动、教育等策划科普论文集,为进一步提高科普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4月在南理工北方研究院介绍科技宣传工作

  

  四、注重社会效益,开展公益性科技论文写作培训

  刘梅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数十场,累计服务公众数万人。2021年联合科服网举办了主题线上培训活动:“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活动报名近150人,累计在线观看566人次;2022年,应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的邀请,于5月20日下午开展了针对海洋化工领域的科技论文写作线上培训,取得了良好反响。

  

  

  2021年5月与科服网合作召开线上科技论文写作培训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kpxc/gzdt12/202212/t20221226_60615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