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蒙草生态环境集团(以下简称蒙草生态)选育的三河偃麦草和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野生栽培品种,通过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可在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推广,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区的生态修复用种和饲草品种。
呼伦贝尔地区种质资源研究
自蒙草生态科研团队在呼伦贝尔建立耐寒植物研究院以来,广泛采集当地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历经多年筛选、驯化、培育、扩繁,通过在内蒙古不同地区进行区域试验以及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试验,最终选育出上述两种适合内蒙古中东部及干旱寒冷地区种植的草种。
三河偃麦草育种田
据介绍,三河偃麦草是根茎型禾草,其根茎发达,侵入性强,生长时间在10年左右,耐寒抗旱,叶量大,植株繁茂,可在沙地治理、矿山修复中作为优选品种。
大量试种实验数据表明,三河偃麦草适宜在内蒙古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干旱寒冷地区种植,干草产量每亩240公斤,营养丰富,牲畜适口性好,生态修复后的草场利用效果很好。三河偃麦草种植后,其在地下生长的根状茎很快会形成网状,固沙、抓土,能很快控制流沙、废弃坑土的流动。
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
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是优良的豆科植物,在天然草原上有很高的产量和植被覆盖度,耐寒抗旱,生长年限长,有根瘤,可固氮,种植后可增加土壤肥力,是目前草原退化后补播的首选品种。
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适宜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推广种植,每公顷产干草3300公斤以上,即使在坚硬的栗钙土上,其仍有70—80厘米深度的有效根系。
截至目前,蒙草生态共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27个,获6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已在全国布局采种田25万亩,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余种。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tjj/202209/t20220923_21398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