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热点专题

【安徽日报】合肥先进光源:追光迭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正在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装置,是国际最先进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性能比前代光源提升百倍以上,能够从分子原子尺度观察微观世界,被科学家们称为“灵眸”。

  日前,记者从该装置的规划建设推进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获悉,该项目建安工程的主体结构已顺利完成验收,正式转入装饰装修及室外工程等后续建设阶段。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神奇之光”,是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2023年9月,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先项目——合肥先进光源在合肥开工建设。整个项目预计于2028年建成验收,助力我国在光子科学领域迈入世界最前沿。

  合肥先进光源基于先进的衍射极限储存环技术,是性能最高的低能区第四代同步辐射装置。其产生的软X射线亮度比第三代光源高出百倍以上,且具有极高的相干性,能在空间、时间和能量维度上实现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为揭开物质微观世界的奥秘提供强大支撑。

  据悉,合肥先进光源的设计亮度指标和相干性均将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项目规划建设不少于35条高性能光束线站,首批将建设包括能源转换、极紫外光刻、微纳器件、自旋探测、原位谱学等在内的10条光束线站。这些线站将成为众多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共享平台,有望在高温超导、新能源电池、先进材料、生命科学(如阿兹海默症研究)等领域催生革命性突破。

  合肥先进光源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它承载着中国几代科学家的“追光”梦想。其建设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是中国同步辐射事业的发源地。1989年,由何多慧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带领的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建成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十余年来,“合肥光源”持续运行,服务了数以万计的用户,产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

  如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新一代“追光者”接过了接力棒。自2017年预研启动以来,以封东来教授为首的技术团队已成功攻克了包括高品质电子源、超导高频腔等在内的十余项关键核心技术,为项目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合肥先进光源是科学探索的‘国之重器’,”项目总指挥封东来教授表示,“它把X射线对各学科研究的支撑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有信心、有经验、有队伍,更有能力建好它,让其成为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该项目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建设内容之一。建成后,它将与北京的高能光源(HEPS)、上海的上海光源(SSRF)优势互补,共同构成覆盖高、中、低能区的中国先进光源体系,实现“全能区”支撑能力,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未来,合肥先进光源将像一只深邃的“慧眼”,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一流创新群体集聚,推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高新技术研发,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陈婉婉)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3074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