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在澜沧江源区的杂多进行水生生物样本采集。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2022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这次科考活动将为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地区进行定点“体检”,其中冰储量和湿地碳储量观测是此次科考的重点。
2022年江源综合科考由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牵头组织,联合青海省水利厅、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及长江文明馆等单位对长江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和澜沧江源区的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等开展科学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冰川、河流水文、泥沙、河道河势、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土流失、冻土、地形地貌等。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在澜沧江源区的杂多进行科考工作。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李鲁丹(右)与刘晗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采集底栖动物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范越(右)与董士琦在澜沧江源区的香曲左岸溶洞出水口进行水质检测。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刘晗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采集鱼类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李鲁丹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采集浮游动物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刘晗(右)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采集鱼类样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李鲁丹(右)与刘晗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进行科考工作。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在澜沧江源区的杂多进行水生生物样本采集。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范越(前)与董士琦在澜沧江源区的杂多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7月24日,长江科学院科考队员李鲁丹(左)在澜沧江源区的扎曲检测水质现场指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原文链接:http://sti.xizang.gov.cn/kjfw/qzkk/202207/t20220725_3155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