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智慧人生

翔安区夯实产业“硬支撑” 做优营商“软环境”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翔安区夯实产业“硬支撑”,做优营商“软环境”

  双轮驱动 高质量发展添活力

  九月的厦门,投资兴业的热潮涌动。

  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厦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上,翔安区再传捷报——辖区内集中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41.2亿元,集中竣工项目8个,总投资144.8亿元,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将为翔安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新动力。

  从昔日“一张白纸”到如今“产业高地”,翔安区始终锚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目标,构建起“4+3+3”现代化产业体系,连续5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区”。今年上半年,该区交出亮眼答卷: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全市第一、GDP增速连续三年半领跑全市。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 谋划的历史交汇点,青春勃发的翔安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吸引海内外优质项目争相落户的“强磁场”。

  产业根基牢 核心领域迸发强劲动能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脊梁”,而强有力的产业链条,更是新质动能加速成长的关键。

  7月,位于马巷总投资5.25亿元的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园竣工。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光电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将助力翔安区打造新型显示产业高地,完善“芯-屏-端-软-智-网”生态圈,吸引更多优质平板显示配套项目落地投产,推动与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翔安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已构建起覆盖上游玻璃基板、中游面板及模组、下游整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天马显示、友达光电等龙头企业在此集聚,集群效应持续释放。仅2024年,翔安区贡献了638亿元平板显示产值,占全市该产业链的82.3%。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则展现了翔安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争先创优。凭借自身优势,依托联芯集成电路、瀚天天成等龙头企业,翔安区逐步培育产业生态——联芯集成电路是全国首家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评估的芯片企业,为行业立标杆;瀚天天成则凭借其碳化硅半导体外延晶片的技术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在翔安区逐渐成型。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新动向,同样彰显着翔安区的新活力。就在8月,中创新航三期二阶段智能化产线冲刺封顶,规划年产能20GWh,预计新增产值超百亿元;总投资160亿元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于9月5日正式动工,预计明年建成投产。这些项目,将为翔安区新能源产业的强链补链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来,翔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效能开始显现,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40.7亿元、同比增长12.2%,总量、增速均居全市前二。翔安区打造的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其强劲的发展韧性已然清晰展现。

  集群效应强 关键赛道提质进阶

  如果说完整的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产业集群效应就是推动产业提质进阶的“加速器”。在翔安区,生物医药、航空临空、海洋高新三大特色重点产业,正凭借集群之力,塑造新动能之势。

  在生物医药领域,厦门大学、翔安创新实验室夏宁邵团队与万泰生物联合研制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今年获准上市,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十余年的市场垄断。依托翔安创新实验室、翔安健康智谷等载体,翔安区加大与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协同和产学研合作,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区。

  航空临空产业的发展,同样迎来了关键节点。就在8月30日上午,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南北跑道实现双线贯通,为临空经济区集聚航空物流、航空维修等高端产业提供了“黄金跑道”。而翔安区在临空经济片区布局200万平方米的产业母港,将成为航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以新机场建设抓手,翔安区正朝着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新样板的目标迈进。

  作为“全省唯一”的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翔安在海洋高新产业领域同样动作频频。日前,鸿海厦门海洋高端甲板装备总部基地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材料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国内跨介质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伟卓科技落子翔安区,开建国内首个“深地+深水”跨介质探测和通信技术园区,为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不仅如此,翔安还前瞻布局旅游会展、文创体育、数字产业等三大新兴潜力产业。从当下支柱产业到未来潜力赛道,翔安区全链条覆盖的产业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无限可能。

  营商环境优 全周期服务护航企业成长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今年来,翔安区以“全周期滴灌服务”为核心,构建精准高效的服务机制,用营商“软”环境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在企业准入环节,持续推进“除障碍”改革。3月,厦门辰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领到全区首张企业登记“全区通办”营业执照,办理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该模式已惠及100余家企业,通过打破地域和层级限制,实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化和高效化。同时,翔安区创新“事前服务”机制,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许可证办理前置指导,有效降低企业后期整改成本。

  在企业成长阶段,精准发力“减负担”。6月,厦门市首个食品生产企业共享实验室在新圩镇落地,整合8类高端检测设备,使企业单次送检成本降低60%,服务区域辐射整个翔安片区。依托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翔安区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成功助力3家企业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针对重点产业片区,临空经济区、翔安产业园区设立“审批服务E站”,通过“前端代办+后台快办”模式已办理业务超2000件。

  在监管领域,推行“消顾虑”柔性执法。翔安区推行“综合行政执法两张清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三张清单”,既守住监管底线,又给予企业容错空间。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让翔安区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今年来,翔安区域内新增时代高性能锂电池、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等签约项目339个,项目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这批优质项目的落地生根,展现了翔安区“愿引才、能留才、善育才”的满满诚意与强劲实力。

  投资翔安,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原文链接:http://gxt.fujian.gov.cn/zwgk/xw/hydt/snhydt/202509/t20250908_700240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