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热点专题

【安徽日报】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走出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12-30 来源: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今年10月2日,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合肥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并演示了分布式的多伊奇—乔萨算法及量子相位估计算法。

  如何实现“超级量子算力”,除了在一台量子计算机上实现越来越多的量子比特,利用量子通信实现量子计算机的远程分布式互联是另一种思路。朝着实用化量子计算的道路上,这两种思路的实现都困难重重。

  之前的非局域量子门运算只能在数十米距离中实现,无法满足在大尺度量子网络中整合算力资源的需求。在本次实验中,团队在中国科大的东校区和合肥市大蜀山东侧,直线距离为7公里的地方设置了两个量子节点,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节点的光子之间完成了两比特非局域量子门操作,其中受控非门的保真度达88.7%。这一实验,让实用化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户外。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2639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