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皇岛市卢龙县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多措并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战略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近年来,卢龙县坚持产业与人才同引、平台与项目同步、培育与孵化同向的“三个同步”,创新人才政策,拓宽引才渠道,做强育才阵地、优化用才生态,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卢龙县贯彻落实《卢龙县招才引智十条措施》《卢龙县“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突破性政策,建立了选才、育才、用才等多种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人才总量、素质、贡献率不断提升。
二是坚持内引外联,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按照《卢龙县孤竹英才选拔管理办法(试行)》,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评选了9名国家“双一流”、重点高校毕业生等高学历人才,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孤竹英才”A卡持卡人才。人才日当天,以走访慰问、通报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金等形式对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奖励。活动中,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创业、青年科技等各行业领域8名优秀人才获得了人才奖励,一次性发放生活补贴10万元。
三是坚持平台驱动,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为企业与人才搭建沟通平台,举行“5·20人才日”发布“聚英才·破难题·助发展”——卢龙县首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征集企业及部门需求39项。通过登门拜访、核心人才带动、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开发等方式,加强与燕山大学、长安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突破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共有18名卢龙籍在外人才成功揭榜,解决企业科研、生产等技术难题12个,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着眼于百亿甘薯产业集群打造,支持河北中薯、清喜农业等骨干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国家甘薯体系首席专家李强等14名高层次人才,邀请高校专家、行业主管等28批次125人到基地“把脉问诊”,建立甘薯脱毒繁育中心北方基地,打造特色甘薯小镇,实施“粉浆水肥水还田”技术,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卢龙的粉浆水污染问题。此外,还帮助佰工钢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东北大学、北京钢铁总院博士生,引导康姿百德、思嘉特、双翼磷化等17家企业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西北工业大学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18项,获得专利授权40多项,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sxkj/qhd58/32814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