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开放合作高地。积极推进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建设,加快打造集检验检测、研发、中试放大、成果转化、教学示范与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被省科技厅先后认定为“河北省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河北省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争取省科技厅重点协同共建创新平台研发项目“生物燃料乙醇分离用膜制备技术开发”“高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菌株的构建及发酵工艺研究”“木质素基多孔缓控释制剂集成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三个项目支持资金500万元,为推进秦皇岛高新区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指导高新区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生命科学园、生物制造产业园等孵化服务能力,高质量打造孵化育成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今年以来,冯智恩局长带队,多次赴高新区对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关键核心技术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征集重点企业、高新区关于加快产业创新、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意见建议。将高新区微元合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阿洛酮糖和胆红素生物制造项目”、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的“百吨级蒸汽爆破糖中试平台”等6个项目列为新质生产力项目库,占全市入库项目总数的24%。围绕企业问题需求,研究制定了清单式问题跟进解决方案,以推动解决企业卡点问题入手,护航高新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三是加强科技合作交流,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积极邀请中国机械研究总院等相关负责人到高新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生命健康、智慧医疗等进行调研考察,进一步推动科技合作深入开展。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近期拟在秦皇岛高新区举办国家火炬中心科技成果直通车生命健康专场,吸引京津冀生命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科研成果,帮助高新区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开展对接合作,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移转化。
四是加强跟踪指导督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年初,秦皇岛市科技局结合全市各县区产业基础及发展情况,下达北戴河新区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亿元等科技创新指标。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班等,全力支持高新区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每月对高新区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建立项目台账,加强项目谋划推进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动项目投产达效。两次对高新区科技创新指标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向高新区相关负责同志分析高新区优势和短板,重点针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能够实现较快跃升的指标加大指导力度,助力高新区加快发展。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sxkj/qhd58/325983/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