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24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子活动之一的“科技交流圆桌:区域生态科技合作研讨”专题活动在广西柳州市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与实践、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等内容开展对话与经验分享,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生态环境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建设。来自中国以及东盟部分国家代表参加活动。
区域生态科技合作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全球性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需要各国利用好科技资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之前的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实施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环境科技领域开展了知识共享、联合研究等务实的合作并取得积极成效,未来中方愿与东盟各方携手整合区域资源,继续加强生态科技领域的合作,推动区域生态科技创新,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在“继往开来谱新篇 科技创新引未来”科研分享环节,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越南自然资源环境战略规划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分别作相关分享发言。
此外,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印尼茂物农业大学职业学院、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国际合作部、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林业与环境学院的专家学者则围绕“互鉴互利共赢 构建科技共同体”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交流。
为了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各国的绿色科研交流,共同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挑战,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本次圆桌会议提出了“绿色科研合作伙伴倡议”,倡议各方强化合作共识,建立绿色科研伙伴关系;共筑合作平台,促进联合科研创新发展;共商合作机制,推动绿色科研协同前行;共享科研成果,助力绿色发展合作共赢。
广西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与东盟各国携手开展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科技合作,希望通过联合研究、资源共享、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各自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养,激发出新的灵感和创新,催生出更具前瞻性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也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生态环境的科技力量。(付华周 曹胜平)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1923265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