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据广西地矿局消息,“中国-柬埔寨典型岩溶关键带碳循环过程对比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25日在桂林市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该项目由广西科技厅下达,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广西地矿局下属单位—广西地质调查院等共同承担,实施周期为2024年10月1日-2027年9月30日。据悉,这也是继完成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中—柬岩溶关键带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后,再次获得广西科技资助的项目。
据介绍,项目通过对我国和柬埔寨不同气候背景下的5种类型岩溶关键带开展碳循环过程监测对比研究,对大气、植被、土壤、土壤水、地下含水层、泉水等子系统进行高分辨率、多要素的动态监测,揭示典型岩溶关键带碳循环的关键驱动因子与动力学机制,构建典型岩溶关键带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岩溶碳循环模型,并开展中国-柬埔寨岩溶碳汇潜力评估,为建立基于关键带理念的岩溶碳循环研究框架提供支撑。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科技处处长李文莉称,项目的实施是贯彻落实中柬两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推动我国岩溶地质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岩溶碳循环研究与应用水平,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郑焕君)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192044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