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及主要载体。近年来,达州市科学技术局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大抓平台,重抓国、省级高能级创新载体,建立健全创新平台梯度培育机制,采取育小、培优、提能差异化培育措施,着力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基础建设,增强创新平台资源配置。
一、挖掘技术优势“育小”,做大创新资源
根据科研力量、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情况,积极梳理市域技术优势企业。针对部分优势企业缺乏创新平台或创新平台不规范等情况,采取上门指导、科技助企秘书联系指导等形式,主动向企业宣传创新平台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创新平台建设的标准及流程等,积极引导企业完善研发场地、引育专业人才、规范研发活动,不断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扩面提量。2023年重点跟踪指导15家企事业单位实施创新平台建设。
二、聚焦产业主导“培优”,增强创新能力
围绕“3+3+N”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强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根据企业创新平台对人才、资金等的需求,联合四川文理学院开展“高校科研人员进企业”活动,拓展企业创新平台人才来源;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平台)项目,通过项目形式,支持主导产业创新平台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大投入、凝聚资源,着力增强全市主导产业发展创新支撑。目前全市“3+3+N”产业领域创新平台数量达75家。
三、紧扣关键技术“提能”,推动创新突破
将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作为提升企业、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聚焦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坚,采取校企合作、企业联建等方式,推动指导重点企业、重点科研院所牵头组建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资源聚集、人才聚力,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有效提升重点行业竞争力。2023年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启动对天然气锂钾、富硒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指导。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dz1/2024/1/11/4d699405163b443bb08b3a57d60f03b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