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法治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联动“科学+”:做“仰望星空”的人

发布时间:2022-09-17 来源: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7月22日上午,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系列活动20周年活动为契机,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蔡荣根以《黑洞,新天地》为主题,带领现场百位杭州师生,用理论物理的科学知识探秘宇宙、黑洞,“仰望星空”。

  image.png

  记者 林辰辰 摄

  2019年,人类拍摄到第一张黑洞照片,它的诞生,验证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对黑洞的预测,开启了人类对银河系中心黑洞探索的新篇章。那么这张照片是如何拍摄的?究竟什么是黑洞?人类研究黑洞的意义是什么?黑洞物理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蔡荣根院士在现场进行了详细的专业科普。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蔡荣根记者 林辰辰 摄

  “科学研究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理论要成为真理,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蔡荣根院士从“三颗苹果”出发,通过牛顿、爱因斯坦等伟人的故事鼓励在场的学生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要勇于探索,坚持探究,“那些充满强烈渴望的人,多年来在黑暗中焦灼的探索,时而信心满满时而精疲力竭,最终沐浴在光明之中。”

  image.png

  记者 林辰辰 摄

  在互动环节,现场的同学们分别从基础科学、科幻电影、物理学习等角度向蔡院士踊跃提问。

  “在知道有这个活动后,学生们报名的热情高涨,有将近500名学生想要来到现场听院士的科普讲座。蔡院士拥有超强的理论物理基础,令人敬佩,能用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讲清楚,值得学习。”杭州第十四中学的物理老师朱兴旺在听完讲座后表示,“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和院士科学家们近距离接触,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的学生心中。”

  “蔡院士的讲座内容非常有趣。在今天的科普中看到了《三体》《星际穿越》这些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中提及的科学问题,非常亲切。通过蔡院士的理论分析,我又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关于黑洞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让我更有了了解头顶星空的想法。”一位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学生说道。

  image.png

  记者 林辰辰 摄

  据了解,“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其宗旨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重点围绕科技发展历史回顾、科技前沿热点探讨、科学伦理道德建设、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等主题,邀请院士专家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做科普报告,让科学亲近公众,让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

  (来源:浙江在线)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2/7/25/art_1228971345_590038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