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岑巩县妇幼保健院与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行动,在帮扶联系村白水村开展走访调研后,认真研判、找准着力点,将帮扶工作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契合,让一个个项目在水尾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走进水尾镇白水村村委会,文化广场地面硬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工人们正对路面进行清理、开挖、铺沙、水泥灌浆,来自帮扶单位岑巩县妇幼保健院的干部职工也积极加入劳动行列,一起扛水泥、填补路面,现场繁忙而有序。
长期以来,在村里建设一个宽广的文化广场一直是村民们的迫切希望。因此,白水村的帮扶联系单位岑巩县妇幼保健院与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了解情况后,积极争取资金和物资、协调人力,于今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该文化活动广场。
“硬化之后,我们就会进行绿化,还有安装健身器材,让老百姓吃了饭后,来这里健身、休闲娱乐,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水尾镇白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村主任说。
据了解,白水村地势较高,因连续气候干旱导致水资源缺乏,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会出现季节性紧缺。近年来,通过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白水村及时修建了沟渠,既助力环境整治,又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目前,白水村建有沟渠两条。一条用于群众生活用水,另外一条正在建设当中,用于农村污水排放。”水尾镇白水村村委会副主任 王绍祥介绍,沟渠建设资金来源于白水村的帮扶单位,沟渠建成之后,能够改善白水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
同时,白水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帮扶单位支持下,投入资金50万元重建火纸制作加工坊450平方米,既传承非遗技艺,又带动当地群众经济发展。
“古法造纸是我们白水村的一个特色产业,长期从事古法造纸的农户有三四十户。为了改善古法造纸的生产环境,村支两委寻求了一定的社会资金,建了这个加工坊,也为这个古法造纸寻求了一定的市场销路,让古法造纸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古法造纸的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水尾镇白水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白水村帮扶联系单位岑巩县妇幼保健院与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投入资金124.2万元,主要用于人饮工程、公共设施、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白水村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产业得到持续发展。如今,白水村共发展水稻制种80亩、油茶180亩、兴建养殖场2个,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原文链接:http://kjt.guizhou.gov.cn/zwgk/kifpzz/wztpgjdyx/202311/t20231124_831411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