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条件

【东西部协作】黔南:“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发布时间:2023-11-26 来源: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今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充分发挥粤黔两地农业资源优势,以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为引领,以创新工程为抓手,优化创新布局,聚焦重点任务,强化联合攻关,携手黔南州农科院建设综合性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建立现代智慧农业体系,为农业产业插上“科技翅膀”,助力黔南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

  

  这两天,冬日的低温袭来,自然万物都进入冬眠阶段,而在黔南州都匀市匀东镇的摆茶村基地里,这里正在忙着培育冬季土壤,为春天的农作物播种做准备。

  2023年,广州市投入广帮资金,在都匀摆茶村建设了集“试验示范、人才培训、教育研学、农旅开发”为一体的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配套育苗温室、标准化种植田、机耕道、晾晒场等基础设施。这也是广州在黔南开展农业科技帮扶的重点项目,主要承担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所需要的品种试验示范和黔南州蔬菜“四新”技术试验示范,选出适合黔南区域特色种植,抗性好、商品性强、品质优的蔬菜新品种。

  

  黔南州农科院摆茶基地

  地里种什么,怎么种,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指标,摆茶基地现代智慧农业体系给了答案。走进摆茶基地,30亩的智慧农业基地包含气象、土壤监测系统、灌溉系统、控制系统和云平台四大功能,实现基地科学、数字化管理,通过气象分析,结合土壤肥力、墒情等情况,系统自动提出科学管理技术方案。

  别看只是30亩的基地,通过示范引种、栽培驯化,适应黔南气候、土壤条件后,可以在全州推广种植,实现科研、示范、科技推广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发挥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代智慧农业体系:是在完善与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对科学育种、科学生产、智能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有效管控,根据业务协同需求,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利用与应用协同。

  在另一边的数字化监控与展示中心,可以看到智慧农业基地的可视化监控、系统管理、远程控制及大数据分析,还设有生理生化实验室、组培实验室、茶树种质资源标本展陈室、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等内容。从农作物前端到末端,物联网将采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系统化、规模化的精细管理,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信息。实现用最小资源,达到对作物基本需求的自动化反馈,最大限度内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节约劳动力。

  目前摆茶基地已成为黔南州,乃至贵州省的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参照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柯木塱基地)做法,引入广东(广州)先进的农业基地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开展运营。积极联动大湾区前沿市场要素,深入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帮扶协作与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四位一体”(试验示范、人才培训、教育研学、农旅开发)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东西部协作中探索构建粤黔农业科技协作新模式。

  

  今年9月,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黔南州农科院摆茶基地获“第三批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认证,成为第三批贵州省唯一入选的蔬菜展示评价基地。而且基地已连续4年开展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共引进蔬菜新品种1800多个,经综合评价后筛选出200多个适应性强、品质优的蔬菜新品种,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在全州各地推广种植,为州内企业、种植大户等提供了品种及技术参考。其中“长辣、长研、艳椒、苏润”系列辣椒,“天龙、长丰”系列茄子,“益丰、年丰”系列番茄等蔬菜新优品种,在全州推广种植50万亩以上,帮助蔬菜种植企业、农户亩产值提升800元以上。


原文链接:http://kjt.guizhou.gov.cn/zwgk/kifpzz/kjfpgzea/202311/t20231117_83094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