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在著名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刊发,研究团队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为人工合成糖迈出关键一步。
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当今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己糖是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与机体营养代谢最为密切的糖的统称。该研究历时两年多攻关完成,团队将高浓度二氧化碳等原料在反应溶液中按一定比例调配,在化学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了葡萄糖、阿洛酮糖、塔格糖、甘露糖4种己糖。整套实验的反应时长约17小时,与通过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提取糖分的传统方式相比,糖的获取时长实现了从“年”到“小时”的跨越。糖合成的效率比已知成果提高10倍以上,其中,葡萄糖的碳固定合成效率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人工制糖最高水平。
该成果是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基础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解决了糖分子立体结构可控的难题,为摆脱自然合成途径、利用二氧化碳创造多种糖提供了可能。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实施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助力我市实现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SWYY6804/GZDT7925/202308/t20230825_63860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