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以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目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以支撑引领“三个四”为主轴,坚决打好“八场战役”,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以有解思维抓落实 重大任务落地见效
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会,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实施39项重点项目。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揭牌,“三清零”经验将在全区复制推广。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由2021年的第99位增长到第51位。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入驻7个科研团队开展重大课题攻关,矿鸿工业互联创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落成揭牌。天骄电商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鄂托克高新区获批自治区高新区。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创新生态全面优化
深入落实《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实施方案》,持续发挥“科技新政30条”政策效能,上半年兑现政策资金1.29亿元,已累计兑现5.11亿元。高标准执行财政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投入逐年递增机制,争取自治区科技资金1.47亿元。建立财政科技经费专户,实现科技资金“直通车”,2022年财政资金全部兑现。有效带动R&D经费快速增长,1-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36.5亿元,同比增长43.9%。承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面向全球、全国举办首届“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组织“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设立实施科普能力提升项目,举办院士进校园科普活动。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科技企业增量提质
新增“三清零”企业30家、达到190家,完成全年任务的75%。推荐上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65家,第二批申报54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2家,提前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总体目标。内蒙古上海庙矿业、双欣环保材料、鄂尔多斯资源股份,获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评选全市科技创新10强、50强企业,持续开展“我为高新技术企业找订单”活动。获批自治区首批重点实验室2家、企业研发中心38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纵深推动科技合作 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主动对接科技合作与人才引进,累计来访院士16批、37人次,较去年全年增长45%,实现“双向奔赴”。与清华大学签署煤化工新能源化工技术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鄂尔多斯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工建设乌审旗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探索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先进机制。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落成,余艾冰、白勇院士等人才团队、科技型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打造汇能科创大厦,为清华、北大顶级人才团队搭建创新创业“大舞台”。
坚持厚植创新基础 科技成果集中显现
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4个项目获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支持,占全区的1/3。立项市级项目141项,支持资金1.65亿元。修订《“揭榜挂帅”项目管理办法》,启动实施年度“揭榜挂帅”项目。年产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全线贯通。千吨级费托合成α-烯烃分离提纯示范装置开车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取得PVC无汞化生产、“载山”智能运载机器人等重大成果。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液态阳光技术、高焓值系列高低温煤基相变材料等5项重大前沿科技成果重磅发布。15个项目上榜2022年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公示名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57件。
暖城“新”意正浓,时代“新”潮催人。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全速迈入“拔节孕穗”关键期,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下一步,全市科技系统将乘势而上,抓战略促转型、抓项目强转化、抓平台筑基础、抓主体提能级、抓合作聚人才、抓政策优环境、抓党建增效能,在科技创新上闯新路、进前列、做示范。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308/t20230810_23598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