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推荐上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个。组建“武汉大学—眉山环天智慧遥感卫星应用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7个。培育认定精事达科技、江华微电子等9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科技攻关支撑有力。实施省、市立项的重点科技攻关在研项目23项,预计项目结题时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18项、发明专利受理49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3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将助推“1+3”产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三)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基于车载无线自组织网的长大重载列车无线ECP制动系统研制及应用”等11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纳入2023年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计划。“褐铁型红土镍矿加压浸出新技术”等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发或自主研发的30余项目科技成果正在落地转化,将形成“氧化钪”“智能穿戴用氟橡胶材料”等40项以上新产品或新技术。
(四)科技金融成效明显。推动组建成眉科创基金,已编制《成眉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方案》,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丰富贷款产品。全市新增平台注册企业16家,共14家企业获“天府科创贷”贷款余额8770万元。
(五)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开展本土人才培育行动,推荐2人申报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获得四川省第四届“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10人被评为眉山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开展柔性借智行动,建立以企业“出题”、高校“揭榜”的引才模式。先后引进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人才团队与89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认定A类四川省高端外籍人才2名。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ms1/2023/7/10/3de5ac6eb3a842b4aa04781edd8b747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