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人才

“碳”索稀土绿色未来 “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大放异彩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稀土)“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能降碳技术”大放异彩,成为稀土行业、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20大低碳技术”的项目,其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突出的技术指标,受到与会专家及学者的一致认可,认为这项降碳技术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推动我国原材料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重大低碳技术推广普及。

  

  ↑ 碳酸稀土生产线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宝库,可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现代通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疗器械等行业。特别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稀土更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是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不可少的战略性关键资源。近年来,北方稀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能耗双控,通过实现废水“零排放”,开启稀土绿色生产里程碑式发展;在国家“双碳”要求背景下,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稀土冶炼分离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全线突破,以科技创新推动稀土产业向“绿”攀“高”。

  

  ↑ 巡检碳酸稀土沉淀线

  稀土碳酸盐是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前驱体,传统的碳酸稀土沉淀工艺采用单一的碳酸氢铵沉淀剂,生产过程中伴随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铵废水,需要企业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处理。作为我国稀土行业头部企业,在国家实施“双碳”“双控”的时代背景下,北方稀土大力实施稀土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生产环节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2015年2月,刚刚成立三年的包钢集团“张文斌技能大师工作室”将攻关目光瞄向碳酸稀土沉淀工艺,创新性地提出“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用碳酸氢铵+氨水混合沉淀剂替代单一沉淀剂,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结合北方稀土自主研发的连续串级沉淀工艺,萃取生产线产出的氯化稀土溶液无须配制直接进入沉淀系统,实现连续进料、连续产出以及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具有三大优势,首先解决了氨水过剩问题,实现了生产平衡,进而保证生产稳定顺行;其次为现场职工‘减负’,每年可减少碳酸氢铵搬运量30%;三是环保效益显著,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0%以上、减排生产废水15%,减少生产用水66000m3。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推广至全行业,预计年可节约标准煤13.4万吨,到2030年预计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100万吨以上。”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包头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参与人北方稀土技能大师徐占宇介绍了“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的化学原理。

  

  ↑ 碳酸稀土浆液过滤现场

  2016年10月,“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成功应用上线,不仅展现出优秀的“绿色属性”,还迎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大丰收”。北方稀土冶炼分公司(华美公司)二车间主任张晓东说:“近些年,我们车间与厂技术部门协同合作,不断完善升级生产工艺和现场设备,实现了生产的绿色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效率节节攀升,产出的镧铈碳酸稀土、镨钕碳酸稀土品质高、性能稳定,深受客户认可。”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稀土碳酸盐连续化生产节能降碳技术”的成功突围仅仅是近年来北方稀土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一个缩影。在推进能耗双控的过程中,北方稀土成为稀土行业首家废水“零排放”企业,承担的行业首个国家级“稀土冶炼节能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实现了冶炼分离板块绿色低碳技术全线突破,推动稀土产业向“绿”而行,成为引领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行业标杆。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306/t20230612_23313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