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人才

大美科特派 | 吴桃:乡村振兴趟新路 盐碱地里养对虾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开栏的话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导创立和推动发展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十四五”以来,内蒙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体系,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农业领域向工业领域拓展,服务方式从单兵作战向组团作战转变,服务内容从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向创新平台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延伸,取得了良好成效,涌现出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奋发有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团)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典型。

  即日起,创新内蒙古开设“大美科特派”专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示自治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动实践,持续挖掘报道优秀科技特派员的典型事迹,弘扬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科学精神,推广科技特派员的先进服务经验与服务模式。

  鄂尔多斯市

  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方形的虾塘一个接一个,一片连一片,池水碧波荡漾,工作人员熟练地将一筐筐鲜活的南美白对虾进行挑选、称重、快速包装处理后准备当天发货。几年前,“盐碱地里养对虾”的做法没有人相信可以成功,而今在杭锦旗不但成为现实,还发展为当地的一项特色产业。

  

  ■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独贵塔拉镇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流经区域,土地盐碱化严重,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突破盐碱地对当地发展的桎梏,近几年,独贵塔拉镇利用当地荒废闲置的盐碱地发展南美白对虾特色养殖产业,在当地水产养殖大户和科技特派员的示范带动下,已形成南美白对虾淡化、标粗到成虾养殖、成品加工的成熟产业链。

  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宜在盐碱地中养殖。但它比较娇气,对水质环境、气象环境等都很敏感,对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站副站长、科技特派员吴桃介绍说:“鄂尔多斯地区在2015年就开始了盐碱地养虾的试产,当时不少农民在黄河边上养虾,但没有专业的养殖技术,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都是直接购买沿海地区淡化好的虾苗,成本高且成活率很低。那时我就长期驻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研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不承想,这一研究,就在黄河边上驻守了七年。”

  

  ■ 吴桃在虾苗淡化期间查看苗种活力

  七年时间里,吴桃的脚步几乎踏遍了黄河几字湾的盐碱滩,夜晚守着监测数据进行现场调试,正午顶着烈日观察虾苗的生长情况都是常态。“养虾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非常用心,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虾苗培育和病害防治,时刻关注池塘的水温和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容不得一丝马虎。”为了调节出适合虾苗生长的水体,他经常在40℃-50℃高温的车间里面作业,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在无数次的研究试验与归纳总结中,吴桃终于成功突破了沿黄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淡化、标粗的技术瓶颈,虾农们不必再从外地购买虾苗,在本地就能够完成从虾苗到成虾的全程生产。他还依据盐碱地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自主研发了“人工海水”配方,研发的“微量元素”配比方法不仅提高了虾苗淡化成活率,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经实践应用证明,他总结出的“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虾苗淡化成活率达80%以上,成本降低了50%以上。

  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通过几年的推广示范,形成了地区特有养殖新品种,今年,独贵塔拉镇鼓励引导当地龙头水产养殖企业淡化南美白对虾6000万尾,并向周边嘎查村农牧民普及推广,带动更多农牧户依靠养殖南美白对虾增收致富。

  

  ■ 即捞打包的南美白对虾

  技术的推广还带动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引进东烁商贸有限公司在当地建设了东烁水产养殖基地。2022年,该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工厂化对虾养殖技术,在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了6栋连体温室大棚作为标准化养殖车间,并配备水质处理池及智慧水产养殖等相关配套设施,通过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实现四季循环养殖,养殖效率比原先土塘养殖可提高10—20倍。同时,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公司规模化养殖”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南美白对虾特色养殖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万元,带动周边农牧民就近就业。今年,该镇再次扩大对虾养殖面积,投放对虾苗近2000万尾,通过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预计每季亩产量1.2万余斤,按每斤25元计算,预计每季亩均效益能达到30万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鄂尔多斯市的盐碱地(水)南美白对虾养殖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养殖模式从单一的池塘养殖拓展到了4种模式。其中,“棚塘接力”养殖模式产值达9000元/亩,“路基工厂化”养殖产值10斤/m³,“小棚二茬”养殖产值60000元/亩,“鱼虾混养”养殖在鱼类不减产且不增加任何成本(除虾苗)的情况下,平均净增产1000元/亩。截止2022年底,鄂尔多斯市养殖总面积增加到了近5000亩,年产南美白对虾商品虾76万斤,渔业新增产值2000多万元,形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农牧户通过特色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符合盐碱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水产前言》评价道:“盐碱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是以渔用盐降碱,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围绕乡村‘五个振兴’,聚焦渔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好举措”。

  

  ■ 吴桃(左)在杭锦旗实地技术指导

  吴桃是鄂尔多斯市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科技局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科技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出台《鄂尔多斯市科技特派员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新时代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部署近3年科技特派员重点任务,通过健全选派机制、搭建服务载体、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深化了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激发了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热情,打开了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2022年,全市共下派科技特派员481人;新增法人科技特派员13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基层服务达到9000多次,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34项,项目总投资达到8153万元,新创办企业数61家,成立专业合作社46个;推广新技术361项,引进新品种926个;培训农牧民6.5万人次,服务农牧民3.1万户,增收农牧民2.7万户;促进农牧民增收4.7亿元以上,服务企业、合作社等社会机构增收1.3亿元。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scx/202306/t20230615_23332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