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中介服务

【打赢疫情歼灭战 工信在行动】工信战“疫”中的年轻力量 工信干部抗疫纪实(三)

发布时间:2022-06-06 来源: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佚名

  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全省上下团结一致、守望相助,打响了疫情防控歼灭战。在这期间,有一群80后的工信干部,挺身而出、履职尽责、迎难而上,在各自岗位夜以继日、无怨无悔,用忠诚与责任、坚守与担当,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书写着抗疫的篇章,让我们看到了工信战“疫”中的年轻力量。

  1.李燕婷:不让须眉的巾帼战士

  在满是材料、数据线的集中办公点,无论何时,总能看到一位女同志在电脑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每天早出晚归、连续作战,“5+2”“白+黑”,中午不曾休息,日均在岗15小时,也顾不上与在异地的女儿视频,这是来自厅医疗物资保障组李燕婷的工作写照。

  作为从基层遴选到厅机关工作不满2年的工信新兵,本轮疫情以来,李燕婷第一时间投入全省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发挥其医药专业优势,全面了解、核实反馈省内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产销问题,积极对接省医保、卫健、药监等部门,抓好跟踪协调、解决落实。针对博迪泰(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的缺拭子原材料问题,通过多方了解供货渠道、积极沟通协调,仅1天就帮助对接了400万支裸拭子供货,顺利实现正常生产。为掌握医保中选企业核酸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采样管等重点医疗物资在闽存储情况,她凌晨1点还在与省医保局联络员核对数据、完善统计口径,确保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存储数据。不管多晚,她都坚持做好核酸采样管、防护服、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数据的汇总整理,面对各地核酸采样管紧缺情况,每天统计次日可供采购企业的供货量和价格,供各地参考。

  “有时候都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妈妈,工作的时候就忘记了家,对家庭和孩子还是有点歉疚”,面对大半个月未曾见面的女儿,李燕婷感慨道,“每次电话中女儿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时,都挺心疼的。但我相信,孩子是能够理解妈妈的,总有一天她会明白。”

  2.翁林捷:连续奋战的驻企队员

  3月25日凌晨1:29,厦门工作组的领队等到了队员翁林捷发来的24日工作简报。那天的简报初稿较前几期发得都晚了些,但领队并没有责怪,抗疫如救火,深知关系重大的队员们绝不会有意怠慢。等到他们配合着将工作简报定稿,时间已经超过了凌晨三点,这时,翁林捷才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句:“1点的时候,不小心趴在电脑前睡着了……”

  3月20日,翁林捷参加工作组赴厦门市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开展工作,他在不到2天的时间里走访了奥德生物等11家重点企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稳产、达产、扩产。为保证第一时间反映企业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准确分析生产供需。十天来,翁林捷与工作组其他同志一起,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分析情况梳理工作进展,每天都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只为第一时间将当天企业的情况反馈到厅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有的时候,一天只休息3、4个小时,第二天一大早依旧投入战斗,走访企业了解情况。在工作组的努力下,厦门组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21项,在9天内将资金、物流、原材料、用工、订单安排等12项医疗物资类问题全部办结,有力保障了厦门市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咽拭子、一次性病毒采样管、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了工信速度和工信力量,彰显了工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3.陈舒泠:马不停蹄的工信新兵

  本轮疫情发生后,疫情防控相关文电剧增,年初刚到厅里工作的新兵陈舒泠主动加班加点,常常工作到深夜。除了日常工作,陈舒泠还身兼机要岗位,因疫情防控收报和盖章的紧急需求多是临时,无法预判,她经常一天数次往返单位和家中,有时刚刚洗漱躺下,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便马不停蹄赶往单位。

  3月23日晚上9点,正在加班的陈舒泠接到保障组的紧急要求,需迅速将一份上级重要文件下达至各地市疫情工作指挥部。文件与医疗救治药相关,关乎生命,等不得、慢不得,但同时定有密级,寄送来不及、邮件不合规。摆在面前可供选择的仅有电报一种形式。虽刚接触机要工作,但陈舒泠并没有退缩犹豫,没发过电报,就现学;不熟悉流程,就现问。办公室吴晓敏放下手中的工作帮忙研究电报内容,当周非机要值班的赵红英主动提出到单位协助发送。时间点滴流逝,救治药的需求越发急切。发报要求严格,为免错漏,陈舒泠反复核对,排版、制报、刻录、等待联合发文单位审签,发报时已是晚上11点多。为保证流程顺利,陈舒泠和赵红英深夜前往发报单位请求协助,经与防控相关单位反复沟通,凌晨1点电报顺利送达。“那晚,站在凌晨的大院,看八号楼星星点点的灯光,灯光里有一线协调的他们,也有二线保障的我们。面对生命,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那么值得。能参与其中,尽微薄之力,与有荣焉。”陈舒泠说。

  4.齐昊楠:尽职尽责的螺丝钉

  疫情迅如火,沙场急点兵。3月11日,第一例福建本土病例确诊当天,齐昊楠就立即行动,通知各地市及省级储备单位对核酸检测试剂、采样管、防护服及N95口罩等重点防疫物资进行库存清点,当天即梳理出我省应对新冠疫情防疫物资储备情况报告。作为医疗物资保障组最年轻的组员,二十天来,齐昊楠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时刻保持作战状态,把办公室当做战场,坚持“5+2”、24小时全天候办公,基本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日均工作15、16小时。他每天都认真细致汇总梳理各地市核酸检测试剂、采样管、防护服及N95口罩等重要医疗物资储备情况,及时做好储备日报。为了尽可能地在战“疫”中多出力,他发挥自己攻读博士时的数据分析特长,通过每日收集的数据预估分析各地市采样能力及短板弱项,为领导精准科学作出重要医疗物资储备提供了有力决策参考。

  作为90后刚出校门的博士选调生,一参加工作就直面疫情这场大考,齐昊楠说,“作为年轻的工信新兵,在这场战斗中我深受感动倍感鼓舞,我要像一颗螺丝钉,不畏困难风险,在医疗物资保障组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疫情防控贡献应有的力量。”

  与李燕婷、翁林捷、陈淑玲、齐昊楠一样,工信系统有一群这样默默奉献的80后青年干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中,他们加班加点、尽职尽责,虽无骄人业绩,但就像一颗颗普通的螺丝钉,自觉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奋勇向前、主动作为,凝心聚力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