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文化

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事迹系列宣传(六)——闫春财 厚植生态文明精神,携手共建绿色天津

发布时间:2023-01-08 来源: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佚名

  闫春财,男,现就职于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动物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和生物科学相关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科普宣传工作,自入职以来,认真钻研科普业务,义务担当科普服务志愿者。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师范大学科普工作内外部环境明显改善,软硬件建设明显提高,2017年获批了天津师范大学首批市级科普基地。

  一、扩建展区,做基地建设的“专研人”

  坚持扩建科普基地展区,筹建天津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新馆,目前已经投入420万元,科普基地面积达到了2000平方米,设置了昆虫、高等植物等8个科普展区,建设报告厅1个,微观世界体验实验室2间,活体动植物养殖室2个,动植物标本数量达5万余件(套)。每年科普基地约接待大中小学生及市民群众10万人次,深受广大师生和市民的欢迎。

  联合后勤绿化部门,深耕生态校园科普建设,形成了北方地区的校园特色。校园现有珍珠梅、紫花地丁等植物91科278属416种;凤头鸊鷉、黑翅长脚鹬等鸟类189种,占中国已记录鸟类的1/8;碧伟蜓、白钩蛱蝶等昆虫近300种;团队人工繁殖黑天鹅、赤麻鸭等鸟类更成为了学校的名片,为生态校园科普工作提供基础。

  二、传递科学,做科普创作的“撰写人”

  编写发放科普图书、手册等资料,传递科学知识。编写《天津市西青区大学城植物图谱》《我的第一本植物标本集》等图书,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为天津市大学校园、公园悬挂植物识别二维码上千个,涉及物种达400余种。其“自然观察”公众号推送科普文章千余篇,累计阅读量上百万。

  三、科普立项,做科普工作的“带头人”

  主持承担科普项目4项,其团队共获批6项,总经费达120万元。利用项目经费,一是举办“自然观察”科普大讲堂,每年主讲科普讲座约30场,指导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开展线上和线下讲座约100场,累计科普受众约10万人。二是在重要宣传日,大力组织科技人员开展宣传,发放生态保护、爱鸟护鸟等宣传单。三是定期组织相关科普人员举办培训班,累计培训相关人员500余人次。

  组织开展多种主题和形式的室内及户外科普实践活动500多次,室内活动包括动植物标本制作、珍珠蚌探秘等;户外探究实践包括校园和公园动植物识别、北大港湿地野鸟保护等内容。累计科普青少年及市民近10万人次。

  四、配合“双减”,做实践活动的“开拓人”

  带领学生走进天津市中小学校园和社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服务的中小学和社区多达上百个,受益学生上万人。

  将动植物知识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以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给普通市民,尤其是面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科普基地建设成果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天津卫视、《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过相关报道百余次。

  闫春财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获得了组织的认可,于201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于2022年获得“天津科普大使”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在天津市自然观察体验中心科普基地开展昆虫知识科普讲解

  

  

  2021年4月于天津市宝坻区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回家庄鹭鸟保护基地开展爱鸟护鸟宣传活动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kpxc/gzdt12/202212/t20221230_60645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