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帅,男,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科研科副科长,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病防治与护理科普基地管理秘书,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主要负责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基地和科普活动管理等,从事医学科普管理和宣传工作8年,主编科普著作2部,参编1部,主持教委社科重大项目1项(全域科普相关),主持市卫健委科技人才培育项目1项(应急科普相关),参加市科技局科普项目2项。
一、建言献策,积极组织科普基地建设与申报
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提高各级干部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实施顶层设计。撰写提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应急科普宣传的建议”(编号第0098号),经天津市和平区十五届政协一次会议采纳,并得到和平区卫健委特别重视并书面反馈,同时该提案获得了中国致公党天津市委会优秀参政议政成果三等奖。通过多渠道使各级领导的健康科普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科普工作当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摆上工作日程,能够经常督促科普工作的开展,促进医学科普、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常态化发展。
2021年组织申报天津市科普基地,经会审评议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病防治与护理科普基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缺铁贫血与优生优育科普基地2个科普基地获批挂牌。
基于科普基地建设,组织、参与线上线下科普宣传、义诊活动10余次,协助组织老年病防治与护理科普基地开展下社区宣教、筛查5次。
二、主动作为,投身科普项目及科普团队打造
基于医学健康管理和科普宣传教育,探索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模式,并申报天津市教委社科研究课题获批立项,开展全域科普视角下公立医院医学科普模式研究。组织推荐申报天津市科技局科普项目,获批7项。打造一支强管理、善科普、能宣传的健康管理队伍,探索提升医院健康教育管理质量和健康教育科普宣传综合能力的服务模式。
联合医院团委,组建科普青年志愿者宣讲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瑞澄大药房公司合作,借力医联体平台,开展系列专题科普巡回宣讲活动,特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深入浅出的讲解防控知识,使民众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重视和日常防护。
开展多种形式科普义诊活动,进行科普宣传手册发放、海报展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浅显的图片将晦涩、专业化、枯燥的概念和知识表达出来,使不同知识水平居民最大化了解其知识。
多年来参加并协助医院老年学科,坚持下基层进行健康管理科普推广工作,范围覆盖天津市河西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青区中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开区王顶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开区水上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区建昌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区王串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中专学校、集中养老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社区随访人群调研宣教科普率(60岁以上人群)达90%以上,总人次累计达31320人次(截至2021年数据)。
三、以全媒体传播为手段,加强健康科普教育的宣传管理
联合医院宣传部门,在健康教育管理,科普宣传工作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与各媒体平台合作,实现全民参与共享。2021年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每日新报》《科技日报》等行业报刊刊登150余篇稿件;在津云、央广网、北方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推送超8万字;录制18期《百医百顺》、5期《大医说》、8期《健康直播间》、20期《都市报道》,播放量达2千万余次,强化为民情怀、贴近百姓健康,提升百姓健康科学素养。医院微信公众号围绕科研成果和健康科普等方面进行深入宣传,年均推送800余条,营造了浓厚的健康科普氛围。
2021年11月26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大厅多学科义诊科普咨询活动
2022年6月撰写政协提案获参政议政成果奖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kpxc/gzdt12/202301/t20230106_607121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