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文化

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事迹系列宣传(二)——王会贤 担当科普使命 践行为民初心

发布时间:2022-12-25 来源: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佚名

  王会贤,女,天津市宝坻区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普及部负责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普工作者对科普事业的钟爱。

  王会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指示作为新阶段科学普及发展的根本遵循,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普事业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充分彰显了科普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一、坚守忠诚之心,落实部署有力度

  王会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做到一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大力实施全域科普,推动全区基层科协科普组织建立,目前,全区24个街镇建立科协组织,765个社区(村)成立了科普小组,率先在全市16个区县实现科协科普组织全覆盖。

  二、坚守事业之心,科普宣传有广度

  聚焦农村科普,创新开辟科普宣传新路径。她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大喇叭”音频向群众普及生产生活知识,累计整理输出科普知识数十万条次,实现一次性覆盖全区712个村,惠及群众70余万人。实施“党建+科普”工作模式,依托全区党建视频端口,打造“智慧科普”平台,开展“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等知识,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宝坻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由2018年的8.1%提高到2020年的10.1%。

  

  

  

  打造“智慧科普”平台开展“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

  三、坚守奉献之心,志愿服务有深度

  立足宝坻区情,她牵头发起成立了宝坻区科普传播之星志愿服务队,紧扣乡村振兴、青少年科技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创了“基层巡单-群众点单-科普传播之星志愿服务队派单-科普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志愿服务新模式。2019年以来,科普传播之星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信息、送安全等志愿服务活动达2000余次,科普惠民达20万人次,发展“科普中国”信息员13504人,累计传播科普知识的总经验值在全市保持前列。

  四、坚守为民之心,服务群众有温度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她特别关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两端人群”,即老年人和青少年。发起“银龄科普”行动,带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圈”。深入社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手把手教老年朋友们扫码乘车、移动支付、网上预约等,带领老年人勇敢跨越数字鸿沟。针对宝坻地处远郊区,科普资源匮乏、无区级科普场馆的情况,组织开展“科普筑梦”行动,致力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2022年,重点打造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品牌活动,利用周六日、暑假等时间,依托科普活动室、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文明实践所(站)等场地,面向村居青少年开展体验式科技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活动已覆盖全区24个街镇、700余个社区(村),超2000余名青少年在暑假期间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发起“银龄科普”行动深入社区(农村)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科普大篷车”启迪“特殊孩子”对科学魅力的感知

  王会贤的工作获得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在第五届天津市青少年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工作者奖,2019年天津市第33届科技周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组织者,2020年获得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项目“明星科普工作者”荣誉,此外,荣获2020年“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和天津市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被评为宝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等次,被中共天津市宝坻区委组织部记三等功一次。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ZWGK4143/ZXGZ7816/kpxc/gzdt12/202212/t20221223_60604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