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网

欢迎访问科技通讯网!

首页 > 科技发展

创新为翼助力“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

发布时间:2022-11-24 来源: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正值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的关键时期,广元科技系统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大力度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协同创新合作、创新生态优化行动,全方位优化科技服务模式,为扎实推进“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一、突出党建引领、目标导向、政策保障,做实创新基础“大前提”

  (一)党建引领促创新。发挥党建工作在科技创新中方向引领、精神塑造、服务保障的作用,探索形成科技创新领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径,成立广元市科技创新综合党委,制定《广元市科技创新综合党委工作规程》,完善健全日常运行、议事决策、联建共建、联系指导等机制,指导科技型企业有效规范党组织10个,推广“‘一建五强三优化’党建新模式”“‘三抓三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再谋新篇”等特色党建案例3个。

  (二)咬定目标赶进度。聚焦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年度目标任务,成立科技系统目标运行监测调度工作专班,实行“周分析、月调度、季会商”工作机制,制定四季度目标运行“作战图”,仔细核对考核指标数据,查漏补缺、增添举措,做到指标运行动态化研判、时序化管理,全力以赴把进度往前赶,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务收入27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8亿。

  (三)用好政策抓落实。主动加强省“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9条、科技助力“两稳一保”7条等支持政策宣贯,全面推动市科技创新政策11条、科技助力“两稳一保”8条等拼经济搞建设一揽子政策措施扎实落地,紧抓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政策兑现,加快科技创新券申领兑付进度,让企业知政策、得实惠、享红利。在全省率先建立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奖励制度,兑现高企奖补资金80万元。

  二、突出主体培育、协同创新、生态优化,打通创新发展“大动脉”

  (一)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聚焦广元主导产业和科技创新需求,采取对外引进、联合共建、企业自建等方式,在工业、优质特色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目前,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各1家。开展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培育,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3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培育规上服务业2家。

  (二)实施协同创新合作行动。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杭广合作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深化区域、市校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建立“124”杭广科技协作新模式,制定《广元市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2022年推进计划》,征集制约产业共性关键和“卡脖子”技术需求140余项,定向推送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完成对接30项,开展协同技术攻关20项,取得科技成果25项。

  (三)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制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编制、立项、评审工作规程,出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暂行办法,设立市级科技计划(后补助)专项,旗帜鲜明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全省率先探索局县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制定2022年县区科技创新工作清单,明确上下联动推进重点工作19项。《携手共谋县域创新 四川首次举办局县科技会商》被科技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包容普惠创新”指标在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4。

  三、突出上门服务、增值服务、平台服务,优化创新服务“大环境”

  (一)“蹲点式”上门服务。围绕企业需求挖掘难、成果供需匹配难等问题,全面推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35名高企特派员入驻中孚铝业、元泰达等64家企业“蹲点式”开展科技服务,打通科技成果、技术成果直达创新主体“最后一公里”。目前,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8项,实现成果转化产值206亿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8748.2万元,成交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二)“顾问式”增值服务。加强与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农科院、零八一电子集团等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合作,结合科研实际、产业发展需求主动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支撑保障科研助理岗位薪酬、社保、档案等工作落实。目前,全市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80名,为34家企业、科研单位、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提供实验技术、成果转化、财务报销等科研辅助性服务。

  (三)“一站式”平台服务。按照集约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建立“科易达”科技信息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采取“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使线下资源更广泛、更快捷地融入平台,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10类30余项科技服务向平台化、网络化应用延伸,压缩企业办事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1~2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企业“网上办”“少跑腿”“不折返”。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gy1/2022/11/2/841b437c7a9f446790ba4638f366b88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